小程序的核心:裂變, 常用的小程序裂變方法
每一個小程序創(chuàng)業(yè)者,都在想盡辦法做裂變。他們規(guī)模不同,領域不同,打法不同,但都認同一點,裂變是微信小程序體系下最具想象力的增長途徑,極低成本,極高效率。
小程序即用即走的特性,極大降低了創(chuàng)業(yè)者連接用戶的門檻。接入微信體系、省去下載動作后,每個小程序應用只需要做好裂變,都擁有爆發(fā)式增長的潛在可能。
接觸過的幾乎每一個小程序創(chuàng)業(yè)者,都在想盡辦法做裂變。他們規(guī)模不同,領域不同,打法不同,但都認同一點,裂變是微信小程序體系下最具想象力的增長途徑,極低成本,極高效率。
說起來,裂變一點都不神秘,古話說“一傳十,十傳百”,早總結過??蓹C制簡單,做好太難,問題在于憑什么讓人傳,又憑什么一傳再傳。
見實以往采訪過的各路大神中,就有不少玩裂變的高手,我們也已在之前的推送中分享過他們的打法,但不夠系統。今天我們做一個橫向梳理,將這些市面上已有的主流裂變方式稍做集結,供大家參考。
見實的讀者中臥虎藏龍,有好的裂變玩法,也可以多向見實支招,我們繼續(xù)匯總分享給大家。如下:
1.節(jié)點裂變
裂變意味著源源不斷的拉新,關鍵有兩個,一是觸發(fā),二是節(jié)點。其中,觸發(fā)決定了傳播意愿,節(jié)點決定了傳播效果。對于小程序,觸發(fā)的設計殊途同歸,節(jié)點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黑咔相機是目前總用戶數量級最大的小程序團隊之一,他們曾在幾次獲得爆發(fā)式裂變增長,在見實之前的“實話會:小程序大神局”活動上,黑咔創(chuàng)始人姜文一分享過他們的裂變打法,核心是找到正確的人群節(jié)點,并利用時間節(jié)點。
黑咔引爆增長的用戶群體很有意思,姜文一介紹,在黑咔小程序中40歲年齡以上人群占比有50%以上。這多少有些反直覺,上歲數的人,為什么如此熱衷分享照片?
姜文一說,小程序提供了一個機會,讓他們意識到中國的主流網民在哪里。黑咔的第一次引爆,是在上海一些50歲左右大媽的攝影群,她們在接觸使用黑咔后,會把照片積極分享到一大票的好友群、社區(qū)群、家庭群、跳舞群。
背后的邏輯是,任何一個流量平臺崛起的時總是伴隨著一個新老交替期,而新進入的用戶是一點不挑剔的。這時只要滿足了新用戶的訴求,他們的積極性非常高漲。比如,黑咔的這一部分中老年用戶群,他們的集體意識很強,平時接觸的新鮮玩法較少,突然接觸到好玩的東西,就很樂于使用和分享,成為非常理想的分享節(jié)點。
找到人群節(jié)點之外,黑咔還利用時間節(jié)點加速引爆。黑咔預見到春節(jié)會是一個巨大增長時間節(jié)點,在春節(jié)期間主推了對應的特色玩法,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天空識別和表情玩法,尤其是將照片生成花式祝福、變臉財神等,與春節(jié)主題高度契合,也就迎來了爆發(fā)式增長。
2.功能裂變
基于功能的裂變也是一種主流打法,當小程序功能附加上強烈的目的性,用戶的分享意愿會非常高。
比如,小游戲中最常見的“復活”功能。海盜來了的爆發(fā)性增長,有很大部分的功勞要歸功于復活等功能的設計,用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,會主動將小程序擴散至其社交鏈條,包括各種社群和朋友圈。
職場社區(qū)平臺小燈塔采用了類似的邏輯,小燈塔在平臺上的一些付費課程中,增加了“集Call免費”的功能,這項功能刺激用戶對課程進行分享擴散,靠裂變方式精準導入新學員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功能的設計方面,應該特別注意去避免惡意誘導分享。由于微信平臺作為小程序規(guī)則的制定者,始終會對平臺中泛濫式分享保持警惕,因此小程序創(chuàng)業(yè)者需要在其中尋找平衡。
3.大量公號合作裂變
有一種方式更加直接,像LOOK和SEE那樣,與大量公眾號合作,而每一個合作的達成都意味著可以觸達公眾號背后的讀者群。
過去,微信公眾號主要承載內容,想要向交易邁進,最多可以添加原文鏈接或二維碼。LOOK和SEE看準了小程序給出的新機會,幫助公眾號作者們實現開店的愿望,將內容和交易進行緊密連接。
在SEE創(chuàng)始人萬旭成看來,基于商品的裂變形式有很多種,例如拼多多上有1000萬個開設拼團的人,每個人分享給10個朋友,是一種1000萬x 10的裂變關系鏈。而SEE為自媒體賦能做電商,服務1萬個自媒體公眾號,每個公眾號有1萬個粉絲,形成的是1萬×1萬 的裂變。
LOOK CEO嚴明之前做過一次分享,他認為公眾號與小程序結合的效果極為明顯,原因在于第一,公眾號擁有私域流量;第二,公眾號對于用戶擁有信任背書;第三,公眾號具有小程序固定入口。這些為裂變提供了基礎。
因此,尋找到頂尖的公眾號,用服務和品質打動他們,合作,鋪開,自然產生輻射式的裂變。
4.人群定制化玩法
輕芒的阿禪分享過一個聽來的觀點,“試圖從一個產品里分出一個人群子集,用幾乎無差別的功能去滿足這群用戶,最終幾乎都以失敗告終”。這句話很有意思,也很適用于小程序,因為小程序基于微信平臺的圈層效應,很容易分出一個個人群子集。
之前,唱吧CEO陳華在與見實的聊天中特別提到了人群問題。唱吧的小程序出手不凡,上線4天就收獲200萬用戶,這些增長有很多是來自于大平臺自有的品牌效應和增長慣性,但唱吧的確已敏感地意識到定制化玩法的重要性。
陳華說,在做唱吧小程序時他發(fā)現,很多老年人、傳統印象中不太會玩移動互聯網的人,現在很容易在微信上基于關系推薦來玩。與APP相比,唱吧K歌小程序的年齡變化曲線更平緩,老年人比例更高。
因此,后續(xù)唱吧就會針對老年人、針對不同人群,做不同的定制化玩法。小程序有一個很大的特點,就是每一個頁面都可以是獨立入口,那唱吧就會給不同人群做不同入口,這樣能夠顯著增強裂變效果,原先不愿意轉發(fā)的人轉發(fā)了,原先不愿接收的人群接收了。
5.動作加持裂變
小程序本身只是一種應用的體現形式,加入到微信社交體系中,一切都發(fā)生了變化。在社交網絡場景下,很多動作有著特殊的意義,例如“送”、“拼”、“幫”、“砍”等,一旦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傳遞,這些動作都獲得了巨大的社交網絡加持。
去年有兩家咖啡很火,瑞幸把“送”做得很好,連咖啡把“拼”做到極致。瑞幸在首次登錄獲贈一杯之后,贈送好友咖啡,自己也得一杯。這種補貼不僅僅帶來簡單的單量增長,贈送好友這一動作,使得裂變悄然形成,瑞幸收獲的用戶也就爆發(fā)式增長。
連咖啡與見實深聊過他們是如何利用拼團做裂變的。連咖啡的用戶有很好的分享氛圍,但起初他們也沒有料到拼團的效果會如此顯著,以至于初次拼團嘗試就被爆單,不得不緊急下架。當連咖啡開始專門通過“拼團”頻道做裂變拉新后,用戶增量在一個月內就超過了過去全年,高達80% 的新增用戶都來自拼團。
連咖啡的邏輯是,喝咖啡是次剛需,沒有吃飯那樣重要,但禁不起提醒,一旦人際關系中產生觸發(fā),購買的需求就隨之而來。因此連咖啡通過拼團的形式不斷觸達用戶,你們可以一起喝點咖啡。
爆紅的拼多多更是如此,幫忙砍價的需求在微信上形成了現象級裂變,也是社交網絡對動作加持的最好體現。
6.利益分成裂變
涉及到錢的事,誰都敏感,利益分成就是一種簡單粗暴行之有效的裂變方式,甚至有一部分小程序的安身立命之本就在利益分成上。
比如見實采訪過的茄子直賣平臺,在這里,有超過95% 的訂單來自用戶裂變。茄子直賣中,所有的用戶都可以作為平臺“推手”存在,他們被分為三檔,分別是:實習店主、店主、合伙人。推薦商品完成訂單轉化后不用檔的推手們分別可獲得售價5%、10%和20%的分成。
在這里,成為實習店主的門檻很低,用戶只要支付29.9元,當完成3單轉化或3位好友注冊升級到店主,完成20單轉化或者20個好友注冊就能成為合伙人。這種直接的利益驅動和持續(xù)的吸引,促使用戶去邀請更多好友,或轉化更多訂單。之前刷屏級的小程序立問人脈更為直接,用戶可通過現金紅包發(fā)起尋人主題,刺激更多用戶去分享、去找人,最終瓜分現金。盡管這種裂變很快被微信叫停,我們依然可以從中感受到利益的強大驅動。
【版權聲明】:本站內容來自于與互聯網(注明原創(chuàng)稿件除外),如文章或圖像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及時告知,我們第一時間刪除處理!謝謝!